名称:恒塞积雪
齿孔度数:13
面额:1.20元
印刷厂:河南省邮电印刷厂
邮票详情
《五岳图》卷,明,宋旭绘,绢本设色,纵24.9cm,横75.9cm。故宫博物院藏。五岳,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,东岳泰山之雄,西岳华之险,南岳衡山之秀,北岳恒山之奇,中岳嵩山之峻。东岳泰山是五岳之首,人文圣山,积淀了历史的厚重。西岳华山是一座难以攀登的山峰,“自古华山一条路”这是自然雕塑师创造的绝品。南岳衡山山顶终年云雾缭绕,清人魏源《衡岳吟》中说:“恒山如行,泰山如坐,华山如立,嵩山如卧,惟有南岳独如飞。”这是对衡山的赞美。如果说南岳衡山以秀著称,那么北岳恒山则要用雄浑伟岸、大气磅礴来形容。恒山之所以有名,除了它壮丽的风景之外,更重要的是它在中国版图上所处的位置非常特殊,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,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,恒山的存在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。在五岳之中,嵩山最为古老,它的形成已有35亿年的历史,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。当地球上其它地方还沉睡海底时,它就横空出世,傲然成陆。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《诗经》中便有。嵩高惟岳,峻极于天”的记载。《五岳图》画卷展示了泰山、华山、衡山、恒山、嵩山五岳名山的风光,展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。作品采用浓淡相间、虚实对比的手法使画面层次分明。在构图上,画家运用了传统的平远构图法,景物近大远小,近实远虚,具较强的深远感。画面用笔粗犷,潇洒秀 逸,笔力雄劲,既充实了画面,也体现出明代文人画诗、书、画相结合的时代特色,不求形似,唯求达意,颇得沈周晚年画作沉郁苍茫的风韵。此图分别绘制了五岳之中的日观晴曦、太华清秋、融峰雨色、恒塞积雪、二室争奇等自然美景。日观晴曦表现的是泰山旭日东升的壮观景致;太华清秋描绘的是华山悬崖峭壁的险峻山势;融峰雨色刻画的是衡山祝融峰,烟雨缥缈的江南夏日;恒塞积雪展现的是恒山白雪皑皑的北方冬季;二室争奇表现的是嵩山层峦叠嶂的中原山脉及清幽的古寺。我国的名山首推五岳,“五岳归来不看山”的佳句早已闻名于世界。